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4节  (第2/3页)
头。”寻春答道,“大王见过便知。”    耶律大石十分疑惑,寻春亲自上前,推开了门,却不入内,耶律大石只是站在院中,脸上带着酒意,醉眼迷蒙地朝门里看。    李渐鸿倚在屏风外的矮榻上,一脚踏着茶桌,左手手肘搁在屈起的膝前,戴着面具,看也不看耶律大石一眼,喝了口茶,淡淡道:“好久不见了,耶律兄。”    第22章 牵制    耶律大石起初还未认出来,然而听得这声音,登时醒了酒,退后一步,瞬间吼道:“来人!”    数名侍卫冲出,将耶律大石团团围住,李渐鸿却放下茶盏,自顾自道:“孤王如今尚不如一只丧家犬,耶律兄这么紧张做什么?”    耶律大石一时失态,待得回过神,发现厅中唯李渐鸿一人,方打量寻春,说:“你、你们琼花院,竟是……”    “在下并不认识这位客人。”寻春安然答道,“只是他一来此处,便赶也赶不走,除非见过大王,才愿意离开,大王请务必释疑。”    “进来喝杯酒罢。”李渐鸿说,“恩也好,仇也好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何必如此耿耿于怀?”    耶律大石冷笑一声,倒也爽快,踏步进去,寻春旋即在身后关上了门,侍卫要跟入,寻春一手却在门前一拦,摆摆手,示意请勿冒犯。    “你们在外头等着。”耶律大石说,“没我吩咐,谁也不许进来。”    西川。    “我有时在想。”    漆黑暗夜里,小雨淅淅沥沥,深巷中站着郎俊侠。    郎俊侠已被逼到绝路,不住喘息,士兵将他团团围住,堵在巷口,赵奎一身披风飞扬,踏着雨水前来,积水飞溅,郎俊侠倚在巷中墙前,断去手指的半边手臂已成青黑色,一只手肿胀,皮肤发亮。    “李渐鸿究竟用什么办法,令你如此死心塌地。”赵奎负手身后,巍然屹立,火把亮起的光照在郎俊侠脸上。    “人生在世,总要投奔一个人的。”郎俊侠淡淡道,“不是你,就是他,来来去去,俱是过客,有何区别?”    巷内到处都是机弩,四周民居内、瓦楞顶上、郎俊侠背后,赵奎为了抓住他,发动西川内上千人,当真是天罗地网,再无活路。    “李渐鸿气数已尽。”赵奎说,“弃暗投明罢,敬你是条汉子,多说无益。”    郎俊侠深吸一口气,闭上眼,将那口气慢慢地吁了出来。    “我原本以为昌流君这等身手,当不会用毒。”郎俊侠低声道。    赵奎转身离开,手下上前,架着郎俊侠,离开了小巷。    上京。    “喝杯酒罢。”李渐鸿随口道,“不能以真面目示人,还望见谅。”    李渐鸿提壶,给二人斟了酒,先干为敬。    那杯酒,耶律大石却不喝,手指在案几上叩了叩,李渐鸿说:“背后屏风里是我儿。”    耶律大石始终盯着屏风,段岭不知是出来还是不出来,最后影子在屏风上稍稍一躬身。    耶律大石才喝了那杯酒,将酒杯倒扣在案上。    “他们说,在汉人里,你是胆子最大的。”耶律大石在来琼花院前便喝得微醺,此刻酒意上脸,喃喃道,“这个时侯来上京,你想做什么?”    “天地虽大。”李渐鸿随口道,“有家却不能回,不想与元人混在一处,便只好在上京住下。”    “住下?”耶律大石甚为疑惑,这死对头竟悄无声息,混进了自己领地中,不禁道,“你,住在何处?”    耶律大石眯起眼,打量李渐鸿,猛然想起数年前那刺客。    “名堂那一次!”耶律大石震惊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