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节 (第2/2页)

、揉碎了和哥嫂讲,“我现在多跟着黄师傅学一点,以后到了年纪就有机会去宣传科当临时工。干几年干得好,有名额了转正也是大有希望的。哪个部门都需要干实事的人,再说我又是机械厂的子弟。”

    一个临时工刚入职,一个月也能拿到15块钱的工资。

    这就能自给自足了啊,对于朵和她哥嫂都是有好处的。

    当时于朵大哥于承一拍大腿,“老三,你想得还真挺远的。成,你就这么干吧。别耽误了家里的活儿就成。”

    嫂子邱新梅也道:“小妹,你去吧。嫂子答应了!”

    如今工作多金贵啊!

    国家能提供的工作岗位非常的有限。

    不然也不至于取消高考,并且连续十来年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。

    于承的工作是接的母亲的班,邱新梅的工作是接的公公的班。

    有工作岗位的就可以不下乡了嘛。

    在北京当工人和去大西北当知青,天壤之别!

    走过、路过的工人看到小姑娘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心底也是很认可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黑板报看起来赏心悦目啊。

    于朵是从小把自己往如今的人物形象打造的。

    前些年学校里的老师都被打倒了,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。

    好多老师也去蹲了牛棚。

    但她一直坚持自学,也找着机会就去求教。

    她还十年如一日拿着字帖练字。买不起墨水和本子,就在报纸上蘸清水练习。

    如今,一手好字绝对是可以当敲门砖的。

    黄师傅知道于朵的目的。

    这会儿喊她来帮忙,而且这回是让她唱主角,也是要让她展现一下自己的才能。

    小姑娘明年三月就满16周岁了嘛,到国家规定的招工年龄了。

    于朵今年7月的时候初中毕业就没再继续读了。

    不是她不想上高中,她很想上。

    去年(1977年)都恢复高考了,她肯定想上高中、考大学啊。

    大学考上了是公费的,国家还发生活补助呢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条金光大道!

    但高中三年也要花不少钱。

    而且,满了16周岁就可以参加工厂招工,挣钱了。

    今年初中毕业,哥嫂按原定计划让她别读了,她也就乖乖的回来了。

    爸妈前几年陆续不在了,她跟着哥嫂过活。

    而且家里还有一个侄儿、一个侄女。

    侄儿是大的,上小学一年级。侄女上幼儿园小班。

    哪怕是双职工家庭,供三个读书的也不轻松。

    于朵心底奢望过可以读高中,但也知道没希望。

    所以早几年父母都过世的时候,她就在打主意了。

    宣传科的临时工,这就是她给自己规划的、目前能够得上的、最好的岗位了。

    她规划的时候,还需要下乡。

    所以当初她是想的混到个临时工的岗位,就不用下乡受苦了。

    姐姐前几年回来过,看着比同龄的嫂子老三五岁,手上全是茧和口子。

    还说了很多在乡下过日子的苦楚。

    于朵听得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不过她运气比较好,现在不用再下乡了。

    但她也得自立才行。

    所以,还是得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。

    而且她现在还有了更远的规划:存着工资,争取上高中、考大学!

    之前高考被取消了十一年(1966-1976年),国家现在很重视大学生。

    那些天之骄子还没有毕业,好多的分配去向都已经定了。

    都是去政府或者其他好单位坐办公室的工作。

    只做一个女工,如今已经不能满足于朵了。她想上大学,也成为那样的天之骄女!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