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5节 (第2/2页)
在厂里干。您见过她啊,前几年文艺汇演缺小演员,都是她上的。厂领导还上台跟她握过手。这几年她一直在跟着黄师傅学办板报、打杂,如今更是连标语都能刷了。我是想着提前给科里储备人才,做好梯队配置。这不还有三个月她就到16岁了,就给她个机会来搭把手。到时候给个临时工的位置先接收进来。” 第13章 于朵心头一松,王科长太帮忙了! 辛主任想了想,刚办出来的板报好像字迹是有些不同。但办得确实还不错。 他点点头,“嗯,想着给厂子里储备人才、梯队配置,也是你把事做在了前头。” 他没再追究,在场三人都松口气。 而且,于朵也算是在未来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那里挂上号了。 后勤主任虽然还不是厂领导,但级别也不低了。 宣传科进个临时工,本来王科长说了就基本能算的。 辛主任如今点了头,就更稳妥了。 辛主任看看于朵,小姑娘蛮漂亮啊! 系一条那么土的、毛蓝色的围巾,还戴个挺滑稽的报纸都遮掩不了。 “于朵,这恢复高考了,你怎么没去读高中啊?” 于朵道:“我爸妈前几年过世了,哥嫂还有儿女要供养。还有个姐姐刚从乡下回来。” 等辛主任走开,王科长道:“行了,好好干活。如无意外的话……” 后面他就打住没说了。 于朵心道:我就怕你说如无意外! 不过,也不能要求人家王科长拍胸脯保证吧。 她点点头,“好嘞!” 于凌下午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出了门,一路往京郊的方向去。 正常是40分钟的车程,约莫10公里距离。 遇上这样的天气,她骑得慢一些,骑了50分钟才到了钟言说的地方。 她和钟言是在乡下插队结的婚,还真从来没来过钟言老家这个城乡结合部。 以前虽然都是北京的,但她基本也就在家附近方圆三里以内打转。 顶多去去城中心那些名胜古迹转转,这种靠近农村的地方没怎么来过。 不过,大家都去了大西北,那就是老乡了。互相照顾一些也是有的。 这也是两人在乡下渐渐走近的一个缘由。 于凌下了自行车一路问着过去。 也没好说她是钟言的前妻,就说是和他一起插队的。 便有人给她指了路,“钟家那个刚从乡下回来的儿子啊,这会儿应该在他家自留地干活吧。别说,下乡插过队干农活还挺像样的。” 城乡结合部嘛,有人家自己开垦了一些荒地种了一点菜吃。 于凌推着车一直找过去,就见到穿着旧棉袄的钟言在给庄家施肥。 她也是在乡下待了十年的人,自然不 会像刚下乡那阵一样看到农家肥都避之唯恐不及。 她扶着自行车喊道:“钟言——” 钟言个子挺高的,听到有人喊扭头看过来,“于凌,你来了——” 他放下粪勺过来,脸上并不是多开心的表情。 回城了,但哪哪都没有工作可以给他这样刚回城的知青。 他昨天把能找的地方都问了个遍,也只有一个‘等通知’的答复。 他昨天晚上还是在两根长板凳上面搭着门板,然后铺一床垫褥镶在两个侄儿床边一起睡的。 因为家里过冬的厚被子不够,只能三个人一起挤一挤。 他下乡的时候哥嫂就结婚了,这十年生了两儿一女。 两个侄儿自然把他的房间占了。 侄女儿睡的是堂屋隔出来的一间。也就没地儿能给他再隔一间出来住了。 天气太冷了打地铺肯定是不行的,只能那么安排。 说实在的,还不如在农村睡的炕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