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56节 (第1/2页)
又不要粮票,收钱就行。一碗也就贵个几分钱。 周遭所有人心照不宣。这半年,整个社会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。 常宁进来一看居然还有人练武,便和关大爷打个招呼,停好车看了看。 以前农场里其实也有人会。 听说以前是京剧班子里的武生,私下练来强身健体。 他和顾朝暮以及农场上其他孩子,感兴趣的去跟在后头练,人家也没驱赶他们。 另外,顾老爷子也会,教顾朝暮的时候他也去蹭了。 他看了好一阵,直到于朵在屋里收拾好书包背着出来。 要去图书馆借书看,但她也准备看自己的书。图书馆应该是可以安安静静复习的地方。 她其实早有心去试试,效率会不会比在这里更高。 但是没有自行车,坐公交车又要走老长一段路才到。 如今要买自行车她倒是也买得起。但车子本身200左右,再从黑市搞一张自行车票又得50。 感觉没有必要! 于朵问过高老师怎么那么多东西都必须要有票据才能买到,一点都不方便生活。 高老师说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。所以只能限量供应。 但这已经是经过30年发展,有了长足进步之后了。 虽然生产效率低下,但总还是有的。 1949年10月1号,天x门广场用来升旗的旗杆,甚至只是三节自来水管焊接到一起的。 物质就贫瘠到了这个地步。 这还是知识分子奇思妙想,去自来水厂找到水管才解决了问题。 不然当时我们不靠援助,都没法弄到一根旗杆来升起第一面国旗。 而华国,还是全世界除了发达国家以外,唯一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。 建国后这三十年,国家这么重视工业、工人,就是为了实现工业化。 没有工业化,我们连像样点的枪支弹药都没法生产。 工业化国家对上农业化国家,一旦爆发战事,那就是降维打击。 常宁道:“关大爷,我们去图书馆看书。这就走咯——” 关大爷点头,“去吧、去吧。” 王大妈问道:“小老板,你中午回来吃饭吗?” 她正要叫上一个送货员一起去买菜呢。 黑市本来就有一段距离,而且如今吃饭的人多了,要买的才也比较多。 有个三轮车载着,方便不少。 两个送货员,上午这一个小时挪出来一个总还是可以的。 于朵看看常宁,她其实不知道他的安排是什么。只是出于信任跟着他走。 常宁想了想,“不回来吃了吧,外头哪合适就在哪儿吃。下午不是还要去我家学英语么。” 老头子补发的两万多到手,他妈一下子就变得大方起来。 一个月给了他180块生活费。说是马上高考了,要对自己好一点。 这个钱,确实是可以吃得很好、很好了。 所以中午他带于朵去搓一顿,完全没有问题。 百年老店六必居就在那附近,他计划吃过午饭再去那里买点酱菜、酱料。 于朵出去的时候还和徐然打了个招呼,又给徐然和常宁做了个介绍。 她这会儿也知道了,徐然大哥是奔着给她当姐夫来的。 今后他和姐姐还要合伙做生意,这成的概率真的很大啊。 那如今也能算半个自己人了。 徐然对于家的事也比较清楚。一听是高老师的儿子就反应了过来。 一开始他还想着这是不是那个修收音机的师傅,准备考京大物理系的那个。 等他们走远了,徐然让练武的人自行练习。他自己过去和关大爷唠嗑。 关大爷这种人老成精的,他看得出常宁对于朵就是哥哥对妹妹,自然也看得出徐然对于凌是有那个意思的。 他笑着调侃道:“你小子不会当知青的时候,就对于小二有想法了吧?” 徐然摆手,“我头一次见她就是回城的火车站,那会儿她已经是钟言的老婆了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