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71节 (第1/2页)
老太婆肯定不会和他说真话,他明天自己去悄悄看看。 于朵那边吃过晚饭歇歇又继续看书,将近八点的时候让送货员用三轮车载她和关大爷过去,把钱付了。 关大爷看过表示了满意,于朵就打发人走了。 站在屋里,她拉开了电灯,“判若两处啊。” 其实大姐说只是初步弄了一下。 不过剩下的卫生自己都能搞了,让吴珍空了过来帮着收拾下就是。 关大爷看着现了真面目的家具有些失神。 于朵顺着他的眼神看了看床、书桌、衣柜…… 发现这些跟她如今用着的那套,就是他给儿子准备的那套,瞧着应该是一棵树的木料。 她觉得关大爷其实应该挺惦记自己儿子的。 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,他没法去海峡对岸找寻。 这一晃,就过了30年了。 1947出生的,这会儿该是32岁。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啊! 也许已经结婚、生子了。 如今,这边的人过不去,对岸的人也回不来。 吴珍偷偷告诉于朵,关大爷那天在收音机里听到一首诗:诗人余光中写于1972年的《乡愁》,潸然泪下。 第123章 邱勇听说家里的鸡蛋生意每况愈下,也是皱眉不已。 “妈,你到底怎么回事啊?在于凌手上一天能卖300多个蛋,到你那里怎么就变成100多了?这是打了个对折啊。” 邱老娘讪讪地道:“可能、可能是因为我是个老太婆吧。” 对,就是这个缘故。 她只卖得了一百多个,于凌能卖三百多个。搞不好换成于朵去,她还能卖出四百个呢。 邱老爹道:“那你刚接手的时候一天也能卖两百多个的。” 是,年轻女孩子卖东西,肯定比老太婆吃香。 但一开始那一天两百多个的份额,你也没保住啊。 邱勇感觉很烦躁,“妈,那个生意咱们家花了300块买的啊!” 这家里的钱都是他的,这是花他的钱买的啊。 可如今要是生意再继续萧条下去,到了半年还不上钱,就连仅有的两间屋都有一间得归别人。 他还结个屁的婚啊? 他想了想,“既然年轻姑娘卖鸡蛋,人家乐意卖。那咱们也去雇个年轻姑娘来卖鸡蛋,还得长得漂亮些的。” 没准他通过这样一份‘工作’,就能顺道把婚给结了。 邱勇越想越觉得可行。 如今找不到工作的人可太多了,里头应该不乏长得周正的。 当然,太漂亮的他也不敢想。 像于朵那样太漂亮了的,他无权无势守不住。人家也看不上他! 而且,漂亮到一定程度的女的,其实也不会缺工作了。 漂亮还是可以当通行证用的。 但五官端正、秀美就可以了啊。要不,他先在这个大院里捋捋看谁合适? 最好脾气还能好一些,不会对他管手管脚的那种。 之前他看上于朵,不就是误以为她就是那副乖巧、可人的样子么。 邱老娘立即道:“花那个冤枉钱干嘛?” 她听小梅说了,雇个人得花掉三分之一的利润。 赚三分之一多不容易啊!家里又不是没人了。 邱勇不再出声,只心头默默盘算着。 邱老爹也有些不舍得钱。 他们现在里外里欠了500多的外债了。 华国人嘛,尤其是像他这样一辈子本本分分的老年人,都是不习惯欠钱的。 他欠女儿、女婿的钱都睡不好觉,何况是典了屋子换来的300块。 而且,他这提前内退,退休工资打了八折啊!从干着的时候60多降到了40多。 还要还女儿、女婿十块。 这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