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19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94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嗯,旁边最好在放上古琴曲。就可以放拿首《古相思曲》。

    关大爷笑笑,“也算家学渊源吧。”

    高老师看看于朵,“你不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吧?”

    连古琴都会弹的话,她再去买一架古琴在家里放着好了。

    于朵笑道:“都说不上通。”

    古琴,关大爷自己做了简陋版的教她。

    这个只要通乐理就能做。只不过受材料所限,音色就比较差劲了。

    他老人家甚至可以单弦成乐。

    这个知道了原理其实也不太难。华国古乐里的宫商角徵羽就是西乐里的兜锐咪发嗦。

    一根琴弦,找到0.618的黄金分割点,那就是宫。在长的那一截再找黄金分割点就是商,以此类推。

    关大爷纯粹是闲的,一身本事没人学,带入土难受。

    看于朵比较聪明,教起来不会太费事就挑挑拣拣教了她。

    也算是给枯燥的日子找个乐子。

    其他还好,但教琴两人真的是跑到僻静地方才敢。

    又因为时间限制,这一块就只学了个皮毛。

    围棋于朵也会下。

    前几年关大爷也自己做过一副简陋的教她。棋盘都是他自己画的。

    书法是她苦练了十来年的,至于国画只能说勉强过关。

    学这两样有毛笔和纸就可以了,场合也没什么限制。

    没墨水的时候,蘸上清水在报纸上都可以练习。

    毛笔字练好了,钢笔字、粉笔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。

    于朵当初主要就是为了学书法,其他的是关大爷打包让她一起学的。

    她当初还觉得其他的都不实用,对落实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嘛。

    是为了学书法才一起学的。

    高老师放下茶盏道:“关老哥,您还真是一座宝藏。”

    关大爷摆手,“这些都是要受批判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不会的。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。”

    高老师把她的来意说了,关大爷满口答应。

    这种事他十分乐意的。

    能保留文化瑰宝出分力自然是好事。这会儿好些东西,世人都不知晓其价值,没做到好好保存。

    他也就是钱不多,只能捡漏。

    不然早冲到文化书店把什么齐白石、张大千等人的画,还有如今那些被文化书店的人堆放在一起的宝贝们请回家了。

    于是,二人说好,明早九点高老师坐车过来接上高大爷,一起去文化书店。

    那里头的东西,好多都是前些年抄家抄出来的。

    嗯,有记录的这一部分前两年陆续还给原主了。

    但其中被经手的小将们昧下的就无处寻觅了。关大爷如今倒买倒卖的,大多就是这一类。

    这几个月,偷偷摸摸拿着所谓传家宝来的,都是当初昧下东西的人。

    但文化商店里有些东西,是当时破四旧,有人怕事自己丢了的。

    这种就不会还了。

    高老师现在就是要捡漏去买这部分。反正她现在有钱没处花。

    再叫上关大爷掌眼,于朵觉得她明天应该能满载而归。

    不过师丈也说了,保护文化瑰宝重要,给国家解决难题,提供就业岗位也很重要。

    接下来,常家海外的那几支要回国探亲、投资,预备在国内办厂。

    师丈这一支也有一份,届时如果需要追加投资,就让高老师拿钱去。

    所以,常家兑换的135万人民币,也不会全部拿来保存文化瑰宝。

    等高老师走了,于朵就这么告诉关大爷的。

    关大爷一拍桌子,“还是人家长辈想得周到,转移了不少财产到海外,完美避开了之前30年。我父母死太早了,我那会儿又没长醒!”

    于朵笑,“关大爷,你不是解放那会儿已经把家当败完了么。那你也没什么好转移的啊。”

    关大爷道:“你知道什么啊?我家里的东西败完了。但我们家还有产业啊,那些工厂之类的。如果能预知未来,就该早点全部变卖,想方设法带着老婆、孩子跑出去。然后现在我就可以摇身一变,成为爱国华侨,回国来投资了。政府部门的人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。”

    千金难买早知道啊!

    那会儿就想着人离乡贱嘛。谁晓得落得个这样的下场。

    早知道抗战胜利后,他就怂恿他爹贱卖家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