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05节 (第1/2页)
说起来,肯定没有于承上班的十二倍辛苦吧。 不过,还是挺羡慕小妹靠着人脉,逐渐拓展开的这个收音机生意啊。 这在当下,几乎可以说是无风险了。 真的做出名气、做出规模,以后大有可为。 谁不知道如今最贵的就是电器啊。 第146章 于朵道:“是啊,电器好贵!” 主要就是好多都是进口货,沾到进口二字就贵得不行了。 少数国产,如今压根不能替代。技术达不够,产能跟不上。而且国产的也不便宜。 就譬如电视机,如今一台国产的、黑白的、9英寸的电视机,隔壁杨大妈家三年前都花了500多才买到。 当时拿着稀罕的电视机票还等了许久才轮上现货。 于朵现在都还记得杨大妈家的电视机搬回来那天,整个大杂院都轰动了。 大家一起抬着小板凳,去杨大妈家看那个9英寸的洋气玩意儿。 杨萍姐为此得意了好久的。她家可是大杂院第一个买电视机的。 500多啊! 大哥当时看得非常眼馋,但是楞没敢想买电视的事儿。 而且,也没处弄电视票去。 这还是黑白电视,彩电就更不用提了。 1978年也就是去年,国家才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。 如今还没有竣工投产呢。 不过,现在黑白电视好像便宜些了,技术还是有进步的。 9英寸的400来块就可以买到。而且市面上还有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了。 但是,那个数字对于承依然不是小数目。 嗯,400对二姐还好。 不过二姐一门心思攒钱做生意,能不花的基本不花。 去广州那还是穷家富路,而且不能对下属太抠门了。 你抠门了,回头有事还能指望人家卖命啊? 二姐就从于朵这里花40买了台收音机去听,丰富生活。 说是足够了,哪有时间坐着看电视? 于朵交账的时候知会了一声。 当时顾朝暮笑着道:“员工家属嘛,是这个价。” 于凌不用的时候,于鹏就爱进去摆弄。反正放出来也大家都能听。 邱老爹都听得很心动,寻思还完债买一个。 于凌心头感慨一番,然后告诉于朵,“大哥和邱新梅说这一次能还我100。” 这个速度,再还两个月就不用还了。 应该是邱老爹那里卖鸡蛋挣到钱了,所以拿得出钱还于承他们。 老一辈的,一般还是不习惯欠债的。 手头有钱,就会赶紧把债清掉。无债一身轻! 于承和邱新梅一商量,他们还留了300急用。 还是尽快把于凌的钱还清吧。 于朵道:“哦,那蛮好的。” 她就坐在那里发散性思维,想着自己从收音机做起,以后卖家电的美好未来。 不过,得有很多、很多的本钱才敢做这个生意啊。 进价就贵! 还得及时出货不压货在手里才行。 万一把现金流占着,很容易就资金链断裂。 唉,她现在离有钱还有好远、好远的距离啊。一个小四合院的售价,就能让她挣好久了。 姐妹俩闲聊中,那两个人吃好过来了。 这会儿田玲和齐欢就在三轮车上摆个木板在吃着饭。 偶尔有客人来,于凌就招呼了。 田玲和齐欢一上午忙得声音都要沙哑了。于凌回来的的路上去买了点胖大海回来让她们泡水喝。 这会儿于朵拿了两张小折叠凳给那两人坐,自己坐在了车厢里。 她笑吟吟道:“你们两位是想怎么和我合作呢?” 那两人看看她还剩的七台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