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0节 (第2/2页)
知道的。 顾朝暮看于朵一眼,感觉她为了挣钱真的很有活力啊。 常宁笑道:“我们家的家规是再富不能富孩子。” 辛明宇也瞅瞅他,他家从某些渠道也得知了常家的海外关系汇了百万刀回来。 这样,常家还不富孩子? 看来他爸妈说得没错,这样的人家,家风都是很不错的。 而他,也是没资格躺在父母创造的平台上歇着的。 第150章 5月31号中午,五个人的聚餐比往日要丰盛许多。 毕竟要散伙了嘛。 于朵道:“我们五人干饭小组……” 另外四人都看向她。 常宁以手掩面,“小师妹,你嘴瓢了,把真心话说出来了。” 于朵改口道:“五人学习小组……哈哈哈,今天就暂时解散了。预祝我们今年都能金榜题名、心想事成!” “好,干杯——” 喝的当然不是酒,是饮料。都还有事呢! “来日再聚!” 中午散了之后,于朵还是照样和常宁一起回家。 严厉打击了一次盗车团伙后,如今停放自行车真的要安心多了。 就算是顺手牵羊的,这回也不敢轻易再下手。 不然万一也被当盗车团伙的抓进去冤不冤,听说这次判得很重呢。 于朵同常宁道:“看来这重拳出击,还是知道怕的。” 常宁道:“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是得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。如今对个体经济放得比较开了,也是希望第三产业能容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吧。” “第三产业?” 常宁点头,“第三产业指除了农业、工业、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。最早是1935年由日不落的经济学家费希尔在《安全与进步的冲突》重提出来的。你想了解的话可以去借这本书来看。嗯,等中考后吧。还有两周就要考了呢。” 于朵道:“好。不过,你现在和我说说吧。” “当前,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也在研究第三产业。我听说他们将其具体划分为流通部门、为生产和生活的部门、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,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四个层次。如今也有一些相关的论文在发表,图书馆应该都能看到。” 于朵想了想,如今她在做的、二姐在做的,还有很多就业年龄的人在做的,应该都可以归属为第三产业。 常宁也是知道她对这些感兴趣,所以听到父亲在和人聊这个话题才会多听了几句。 上了英语课回废品站,于朵就听到吴珍在和关大爷嘀咕,“真的,人家扔了的都是好东西啊。这是我生平第一次 这么清楚感觉到贫富差距。” 其实顾朝暮、常宁应该都是和废品站的众人很有距离的人。 但因为他们和于朵交好,又曾经在农场待了十来年。所以都还挺接地气的。 尤其顾朝暮,废品站人人都喊他一声‘顾师傅’,他也答应得好好儿的。 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。 但这几天在华侨公寓那边收废品,真的是让吴珍受刺激了。 她用三轮车载回来的好些废品,真的是比这一片的人用着的还好。 如今一些还能用的东西都在收拾当中。 收拾好了摆库房里,准备以后当旧货卖。这可比当废品卖划算多了。 她能那么快在那边打开局面,自然跟门卫说了于朵就是那里头的住户分不开。 至于宋河,他才刚在团结湖小区找到地方摆车摊呢。 这其中肯定少不了上下疏通。花出去的东西和钱都可以报销。 于朵看着总数不离谱,便签了字让他去找吴珍拿钱。 宋河从此也就脱离了分拣员的岗位。 不过他收回来的废品还比较有限,品质也不如吴珍。 甚至暂时可能还覆盖不了他的基本工资。刚买的三轮车、磅秤肯定也还收不回来。 于朵自然不会催他,万事开头难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