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24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41节 (第2/2页)

迎了出来,热情地和老郑握手。

    常志远道:“早就想请你来家里吃个便饭,一直没抽得出时间来。快,里面坐——”

    高老师在和保姆一起下厨。她就帮着做些甜点之类的。

    高老师厨房的长处就点亮在做甜点上,从小跟家里厨师学的。

    但那十年还做什么甜点啊,把肚子糊弄饱就作数。

    所以于朵也是在她搬回外交部大院后才头一次吃到。

    于朵也进厨房来看看,有没有什么可以搭把手的。

    高老师把分切好的果盘递给她。

    于朵就端着出去。

    老郑不太习惯于朵给端茶倒水上水果,下意识就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于朵放下果盘,右手往下按了按,“坐坐坐,郑叔你今天可是主客。”

    常志远一看,哟,他这干女儿御下还可以嘛。

    老郑也是有点脾气的人,对这个小老板还挺服膺的。

    他也笑道:“是啊,你安心坐着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晚上自然是中餐招待的老郑,西餐他未必吃得惯的。

    吃过后,几个人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聊天。

    《新闻联播》里说着要在南方建立经济特区的事。

    这个于朵也有所耳闻。听说今年春天的时候,邓公在南方几个沿海城市尤其是深圳,画了一个圈。

    不过,目前经济特区还没有正式成立。

    正式成立特区还有不少流程,就不只是在地图上画个圈那么简单了。

    于朵其实挺羡慕辛明宇和辛晴的。

    辛明政让弟弟、妹妹去南方,肯定不只是让他们去玩玩。

    而是让他们去南方开阔眼界。

    如今经济特区是还没有正式成立,但南方尤其是广州的经济,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急先锋。

    广州在鸦片战争前就因为地理位置是通商口岸了。

    如今北京是政治中心。

    南方,当前就以广州为首,是经济的中心。

    还有个上海,也是百年前就是大都会了。

    如今奔北京来的外国友人,多半是来旅游的。来参观游览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。

    但投资的话,基本是奔上海、广州去。

    还有一些耳聪目明看得远的,就奔深圳这个即将成立的经济特区去考察了。

    不知道常家的亲戚是不是也想奔南方去。

    以前于朵就想着,要是有钱有闲,路上也太平点,她也想去广州看看。

    但现在有钱了,却没有闲。

    不过师兄说他从下一期可以来接手带团。

    这样,闲也就有了。

    但于朵还是觉得路上花七天在坐火车上头,太耽误时间。

    七天,她都能带完一次团,入账500刀了。

    所以如果安排得过来,要不她找辛部长开个介绍信,飞到广州看看?

    反正她满16周岁了,也到了参加工作的最低年限。

    真要开个工作证明去买飞机票,也是说得过去的。

    虽然确实有那么点奇怪!

    但不触犯硬性的条条款款了。这样等闲就不会有人故意找茬。

    如今于朵找辛部长帮这样的忙,那是心安理得的。

    她在和辛家合作开电器行呢。

    辛家前期出500本钱,又出了辛明政进货、找运输渠道。

    账上已经有300多属于辛家的分红了。

    于朵也是看到这个回报率,野心才大起来的。

    如果常家的亲戚要奔南方去投资建厂,师兄应该会随行吧。

    师丈肯定是没有时间陪同的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