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42节 (第2/2页)
还是只要负责开车就行。” 如今真的暂时还没有这个机场专线大巴的。 老郑高兴地点头,这个可以啊! 到时候上头写清楚多少钱一个人,他照收就是了。 反正外汇他现在也认得面额了。 那他的收入真的就稳了。 如果父亲的病能治断根,一年到头存个1500应该没问题。 像他老婆,也可以托小老板想想法子,给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。 他这半个多月跟着于朵东跑西跑的,亲眼看到她张罗起电器行和旅行社这两个生意。 对她的能力那是非常服膺的。 你看她就给她侄儿出个卖冰棍的主意,人八岁的小孩儿每天跟着他外公出摊、收摊。 一天挣两三块呢。 听说她二姐倒卖鸡蛋、倒卖衣服,一开始也都是她给出的主意。 而且,常司长的意思也是想尽快把人情还上。 于是老郑点点头,“常司长,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。” 常志远点头,“你跟我客气啥?咱俩谁跟谁啊。” 于朵道:“明天休班,下午我和师兄可以陪你去看房子。” 团结湖小区那一片常志远和高敏其实也知道。 当年外交部和高敏曾经工作的中央音乐学院,很多从外地调进京工作的人。 一开始还没分到房子的时候,都在那里买房子安顿。 他俩也去同事家吃过饭。 不过,他们两个都是非常好的家庭出身的,受不了那么拥挤。 所以62年华侨公寓一出来,他们才立即奔去那里买了一套房。 但团结湖小区对老郑来说就还挺合适的。 至于于朵,她听二姐说过团结湖小区后,一直就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。 常宁也点头,“好啊,我也想去看看。” 郑叔买房子,只是于朵陪着奔走肯定不够。 当初欠人情的是他们父子,他也该一道去看看。 于是便说好了,今晚于朵和老郑也住这里。 明天上午开车去看房子。 剩下的空余时间去子弟校的操场上,教于朵学车。 第172章 常志远看着于朵道:“你刚说开学后如果没有导游,就采取这种方式。也就是说还有另一手准备咯?” 小敏说于朵性子像他,他开始没觉着。 初见面的时候于朵看起来就是乖乖巧巧的嘛。 现在想想,还真有那么一点子像呢。 身上一股子干劲、活力,而且很懂得利用各方资源! 关键她还能不卑不亢的。 于朵有些讨好地弯腰对师丈笑道:“我想托师丈帮忙找找懂外语、能当导游的人。” 有难题交给最能耐的人处理,这样她可就省事儿了。 而且这也是师丈工作对口的事。他应该认得不少懂外语的人吧。 常志远摆手道:“这个你别指望我,如今外交部也缺人呢。懂英语的人才,现在哪都缺。又不是每个人都像你,学个半年,练上300句交流常用语,就敢冲过去和外国游客说话了。不过,学外语确实应该是一个注重应用的事儿。” 真的,不能学哑巴英语,就是得多说! 这丫头这方面胆子特别大。 她竟然真的举着个自己写的中英文横幅,就上国际航班的出口揽客去。 而且还真的让她办成了,把钱给挣了。 这一点,外交部大院其他孩子,还真是不如她。 毕竟,他们能享受的资源更多、更好呢。 所以,他在那些老同志和同事面前骄傲一点,也是说得过去的。 于朵道:“我包里每天都带着英汉小词典的,不知道的赶紧翻词典。而且,天天和外国人说话,对学外语也挺有帮助。” 那些游客一个个也挺好为人师,愿意纠正她的错漏。 他们听她说英语,估计和华国人听外国人讲中文一样。 能知道她要表达什么意思,然后不对的地方就善意的笑笑。 毕竟他们也只会少许荒腔走板的中文。她有时候听着也挺闲笑的。 大家互相促进呗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