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30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02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一时,旁边和师丈聊天的常大伯、常三叔都忍不住看了过来。

    如今还精于茶道的人可不多见啊。尤其还经过了那破四旧的十年。

    常荷跪坐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不行了。

    但是于朵还保持着之前的姿势在一丝不苟地动作着。

    背依然笔直,腰也没有塌。当得起仪态端方四个字!

    整个动作也很有韵律和节奏感,十分的美观

    于朵看了常荷的眼神心头暗笑:练习了这么久,就是为了今晚装给你们看的!让你们这几个abc领略一下中华传统文明。

    常荷由衷地道:“你蛮厉害的嘛。我是参加过童子军训练的,但这个跪坐的姿势确实没有练习过。”

    于朵道:“我还没有参加过军训。而且,这个姿势也不过是因为秦汉之际尚没有如今那种凳子。现在不实用了!”

    她读书的时候,学校的军训已经取消了。

    不过,关大爷训练她的时候可是一点没有手软。这些姿势、动作,她是刻入骨髓的、不差毫厘。

    她那会儿都纳闷,如今还学这些做什么?

    关大爷说‘总会有用的。好的仪态,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’。

    原来是用在了今晚!

    嗯,不只。

    当年杨阿姨肯抽时间教她跳舞,也是觉得她的仪态还可以,算是可造之材。

    等水烧沸了,于朵就不再说话。

    常荷想说什么,也被大伯母比了个‘噤声’的手势。

    这时候肯定不能再说话了,不然口沫横飞怎么办?

    常大伯母道:“这次回来其实我们心头原本还有些忐忑的。如今看到老二你们一家四口过得这样好,倒真是有些岁月静好、现世安稳的意味了。”

    她们当年背井离乡,其实心头是不免仓惶的。

    如今要回国看看,同样也难免近乡情怯。

    没想到30年之后回来,祖国已经一片欣欣向荣了。

    而二弟、二弟妹的小家也如此的和谐。

    常宁看大伯母一脸的唏嘘,大伯、三叔的表情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他腹诽道:那是因为你们看到的都是当下华国最好的生活而已。

    不管是食宿在北京饭店,还是今天来的外交部大院,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他们一家如今过的,更是既富且贵的日子。

    不然带他们去之前劳改的劳动农场看看,再干干那些农活,看他们还会不会觉得岁月静好、现世安稳。

    茶沏好了,于朵分出来,然后和常荷一起奉给各位长辈、平辈。

    高老师道

    :“咱们也别干坐着,听听他们兄妹的演奏。常宁,你先来抛砖引玉——”

    钢琴就在客厅通往这外院的落地窗边。

    常宁直接把落地窗推开就好,不用搬琴。

    他小时候被高老师压着苦练过,最近也练了三个星期。

    因此弹奏的技艺和感情都还是比较到位的。

    没法子啊,于公于私的他今天都得把场子撑着。

    于私,他妈十年前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副教授。他这个当儿子的,要是连钢琴都弹不好能行?

    于公,他妈给他和于朵都说的是要为国争光。这么大的帽子盖下来,谁还敢偷懒?

    于朵的茶道已经征服了长辈们。

    就是堂兄弟和堂妹好像一时间不太喝得惯,但捧着闻那个香味也都是很怡然的表情。

    那他这里就更不能掉链子了。

    等常宁弹完,常大伯道:“嗯,中间被迫停了十年,能有这样的造诣相当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纷纷点头。都好奇这是砖,那接下来要引的玉又是怎样的。

    小兰从屋里把高冉冉的琴盒拿出来。

    她的小提琴独奏也很出彩,结束后众人纷纷称赞。

    本来以后就到这儿了,但看高敏往屋里张望的表情,好像今晚的重头戏还没有来到。

    然后就看到进去洗手的于朵捧着一个小琴炉出来,身后的小兰帮她抱着古琴。

    刚才沏茶的茶几已经清空了,正好把古琴和琴炉放上去。

    于朵跪坐下来,小兰点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