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11节 (第2/2页)
自点了一款。看来都有习惯的口味了。 打过招呼,辛明政笑着问道:“那货丢了之后,你们看到过我奶奶没有?” 于朵摇头,“没有,不过何阿姨还特地过来看了看我。原准备开解下我的,后来看我没事就上班去了。” 辛晴道:“你那么淡定啊?” 她股份还不到于朵十分之一,都做不到呢。 “那倒也没有。刚收到电话也挺呕的,毕竟是一下子被抢了那么多的货。但关大爷随口开解了我两句,我就想通了。” 辛明宇失笑,“关大爷那是真见过大风大浪、阅历丰富的人。” 林晓慧道:“于朵,我怎么感觉你黑了好多?” “你没感觉错。我当了一个月导游,好容易捂白点,又暴晒了一周。” 于朵说着又问起辛明宇高考录取的事儿。 辛明宇道:“刚刚挂车尾上了本科线。我妈去招生办打听,据说是录上了。” “那恭喜你,太幸运了!” 辛明宇点头,他自己也觉得。总算考上的大学还不错。 虽然不能跟京大去比,但北京医科大学也可以了。 众人喝过凉茶,于凌抢着把钱付了。 然后大家上车,去看进货的电器行。 上车前,于朵还往常宁住的房间打了个电话。告知自己和辛家四个人碰头了,回头他们会开车送她回酒店。 这样常宁就完全不用担心她了。 今天辛明政是请了半天假出来的。因为于朵的时间还蛮紧的。 看到别人三层楼,一层一二百平米的店面,于朵一下就被震住了。 这都能是一个大型供销社的规模了。 怪不得之前二姐让她不用太担心了,广州电器的货源不难找。 难的是怎么让人家答应每次延后三五天收尾款。 于朵负责销售,但现在销售需要操心么?完全不需要啊。 每次都是供不应求,到货前两三天经常就断货了。 如果她出的力不够,那分一半的钱就不是那么踏实了。 现在她安心了许多,广州这边货源真的不难找。各地电器都在广州有销售的。 辛家大哥起的作用主要还是靠人脉,压了一笔货款。 虽然只是三五天,但对一个星期进货一次的他们来讲,很重要了。 而于朵的优势其实主要是在前期。 前期她卖价廉物美的收音机有了不少人气。 大家一起在电器行里看了好一阵才离开。 于朵看看辛家兄弟,辛明宇道:“听说这一个月北京又冒出了几家电器行。咱们又到了该扩大规模的时候了。” 于朵点头,“这么一看,我们那里好小哦!” 每个品种顶多摆一两台,还有些犹待琵琶半遮面的感觉。 他们没有细聊,这个回头离开前再敲定不迟。 正好省了汇钱的手续,于朵直接拿给辛明宇去进货就可以了。 她没有带人民币,人民币最高面值目前就是十元。 那太费事了,也太容易招贼。 第219章 于朵带了外汇,一张100那种。带十张、二十张也不占地方。 广州自然更好在黑市去兑换。 刀呢儿如今是汇市的紧缺货,想兑换的人多了。 于凌看看于朵,“你是不是胆子又大了?” “是啊,广州的步子都迈得这么大了。这一趟来太开眼!” 晚上吃饭是林晓慧找的地方,广州的老店陶陶居。 这一家开业于光绪年间1880年,距今已有九十九年。 鲁迅、巴金等都曾是座上客。‘陶陶居’三个字是康有为的手书。 林晓慧说要要尽地主之谊,于朵也没有多推辞。 辛家内部怎么分股份,这个于朵管不着。 只要追加股份辛家拿得出钱来,那大家就一直是五五分。 至于辛明政能让货款延后三五天,这一点其实对辛家更有利。 于朵是随时拿得出钱追加投资付尾款的。 所以这一点她比较心安理得。 看起来林晓慧今晚是招待重要生意伙伴的礼数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