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35节 (第1/2页)
“你家电器行哪天开张啊?” “10月18号。” 于朵笑道:“预祝生意兴隆啊!” 18号啊,那还有11天。 于朵现在的问题就是得卖了货才有钱去进下一次的货。 汇款又要耽搁几日。 第304章 这两处耽搁的时间就比较多。 这势必会造成现金流不足的这段时间,店里会缺货。 还得将就钟言车队的时间,他们一周最多走一趟车。往返要那么多天了。 贺山提议要不在京津冀转一转,找个电器行作为临时进货的地方。 出于运输安全的考虑,于朵否决了这条提议。 半路被抢了,那可就亏大发了。现在本来就缺钱。 但如果辛家的电器行开张,她可以到辛家去买。就店里缺什么就买什么。 反正他们都在同一家进的货。 就从什刹海到西单,这就很近了。让废品站把三轮车冲刷干净,铺上垫子就拉回来。 就北京城里、光天化日的,这就没人敢抢了。 这样没得赚,还费事。但不会让要买电器的客户跑掉。 而且,开业不还有例行优惠么。 开业打个九八折的话,她去运回来赚2%也好啊。 一台大件,也能赚个十来块呢。 这都够房租和贺山、钱小南的工资了。 辛晴有些讪讪的,“谢谢啊!” 周四下午,二姐给于朵打电话,拆伙的事已经办妥了。下次回北京会把写好的文书给她带回来。 “哦,你几时回来?” 于凌道:“元旦吧。元旦我回来还关大爷的钱,还得看看自己的摊子。全部放手给齐欢,我也不放心。小妹,也许再干个一年半载的,我就能在北京买得起房了。” 和比她还能挣钱的小妹说这个话,她就不用担心会被说炫富了。 而且,小妹轻易都不借钱给她,说做生意的要留流动资金。 那小妹肯定也不会轻易跟她开口借钱。 这两个隐患都解除了,她就能畅所欲言的分享。 于朵笑了笑,“那挺好啊。” 于凌继续说着,知青圈子里已经知道从她这里进衣服卖可以赚钱。 不用她再一个一个的去跑了。 至于垫资,她就给了两个选择。 要么就垫资一次,这次付上次的货款。当然,每次有上限。 要么就像徐然一样,打个九七折。 于朵想了想道:“随时都可能有房子卖的,那就是团结湖小区了。” 北京的商品房小区就两个,团结湖那边因为占地广、房子多,可能随时都有几套在出售中。 倒是华侨公寓,这么久了一套都没出来过。这边买房的,都是不差钱的。 于凌道:“如果别处没有,我就买在团结湖小区。总不能让我避着他们吧?这人啊,户口转回北京了,但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有真正的归属感。” “嗯,那里头那么大,估计你们也遇不上。” 于凌道:“我买得起团结湖小区了,他们应该能买到更好的地方去吧。不过,我已经学会不去在意他们了。” 当天下了晚自习,于朵往出租屋走。 今天9号了,辛家的电器行还有9天开业。她现在其实有些盼着他们早些开业了。 下午打电话问了一下贺山,店里已经缺了几样货了。 眼看着生意溜走啊。 现在不像改革开放之前,供销社说没货了,大家就只能等着。 北京如今已经有几家电器行,买家肯定去其他电器行了。 如今唯一能保证进货量的,就是顾大哥的收音机。 这个是卖了才给钱的。 如今代售费已经涨到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