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37节 (第1/2页)
商业社会,估计林家也没法空口白话让人放弃这一单生意。 哪怕她跟其他经销商比,进货不算太多,毕竟本钱有限。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。 而且她这个生意是细水长流的。 就算是林家,没什么好处给人家,人家凭什么答应你啊? 如今的商家对官方的依赖,可没有封建社会那么重。 真的,这一点于朵是切身体会。 改革开放还是给商人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的。 官方不能随随便便一句话,就让人家的生意做不下去了。 毕竟,这说起来就是在拉改革开放的倒车了。还是没有哪个政府、部队的官员敢明目张胆对抗政策的。 哪怕他们不支持。 如今上头说了算的是改革派! 因为西单这边有自发形成的夜市了,所以这会儿也偶尔会有客人来。 不过钱小南到下班时间了。 于朵就让她准点下班。 占用了人家的时间不给加班费说不过去。而现在缺货下的清冷生意,肯定不值得加班费啊。 已经从她口中了解到关大爷和梅姨过得挺好,甚至时常下馆子、看电影,让大杂院的人都很羡慕。 这就够了。 毕竟才新婚,梅姨就算有想法,应该也不会此时就暴露。 于是钱小南便收拾了自己的东西,走路去公交站点搭班车。 贺山住这里,可以把店开到夜市散场。有时候也能买出些计算器之类的小电器的。 生意实在是淡得没必要在柜台留两个人。 于朵还去二姐的摊子上看了看。 齐欢如今是真挺舍得干的,她也还在这里看摊子呢。 倒是请的人已经下班了。 据说夜市能卖出不少衣服,灯光效果下衣服会比白天还好看些。 估计能有15%的钱直接进自己口袋,的确是动力十足。 按这个摊子以前的利润算,大几百了。 估计跟樊威自己说的千儿八百都差不多了。 不过樊威应该隐瞒了一部分,他的生意还是可以的。 倒是二姐的摊子,之前具体赚多少,于朵是有数的。 就齐欢这个收入,都能抵周成将近一年的工资。 但外界还是不太看得上二道贩子。还是那么看重单位! 于朵就这个问题问过梅姨,她道:“人吃五谷杂粮,还能不生病啊?有单位的人,有报销比例。生病的事谁说得好?再有钱也抵不住一场大病就造没了。还有房子,有单位就有机会分房子啊!自己买,贵不说,选择也少。而且有单位,孩子在学校也比较能抬得起头来。而且有单位的正式工作,以后孩子可以接班,对孩子的未来就是个保障。你现在年纪小感受不强,只要有钱就好。而且,你以后肯定是可以上大学、有好单位的。你现在这只能叫勤工俭学。其他人肯定没你心头踏实的。” 齐欢看到于朵挥挥手,还抬了根凳子示意她先坐。 于朵平常对齐欢也很热情,一是有周大妈那层关系;二是上次她和人打架,齐欢和田玲都没含糊,拎着凳子就过来帮忙了。 就关青宝后来向于朵道谢,谢谢她又给自己工作机会。 于朵都是说的,不用客气,你媳妇儿帮我打过架。 等齐欢把客人应付了,给货、收钱,这才得空和于朵说话。 “看到你,我才反应过来又过了一周了。这一天天的,忙得我都有些不知天日了。” 她们这样摆摊的,没有周日可言。风吹、日晒、雨淋的都得来。不然就是和钱过不去。 这个摊子如今上头有一把硕大的伞,遇到这种天气就撑开。 收摊的时候收拢来绑在三轮车边上,不占地方。 齐欢还端了个果盘招待于朵。她对象摆水果摊的,她肯定不缺水果吃。 于朵随便拿了个枣子吃,“和你那个卖水果的革命战友,还不打算办婚事么?” 如今处对象,没有处很久的那种。除非是没到年龄,不然一般处个两个月,肯定就会走入婚姻了。 齐欢道:“他家还有个兄弟,在读书。他父母说没钱,我们得自己攒钱买婚房。我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