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44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47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没错,确实是钟言的种,不是替人接的盘。

    他再画正字,手上就有点重,收货单都让划破了。

    他亲外甥还不知道在大山深处那个犄角旮旯呢,也不知道受什么罪没有。

    贵州那边多穷啊!

    父母都是北京人,却得在大山里长大。

    读书都找不到一个好学校,搞不好一辈子都出不了大山。

    一代一代就那么穷下去!

    一旁关青宝等人也都知道这个事,宽慰他道:“于凌现在过得也不错。这有钱了,以后再去找找也行。”

    旁边和他们一起来收货的人道:“要不要告诉于朵一声啊?我看很多用这个车队送货的商家都准备去送礼。”

    这件事肯定得于承做主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“银货两讫的,这礼不用送!回头我告她一声。货都到了吧,走,送去电器行。”

    晚上接货还是用的旅行社的车,于承会开了。他想多赚一份司机的钱。

    他们做熟就不用贺山跟车了。毕竟他白天还有事要忙。

    他们把货送过去,开了库房门搬进去就成。于承有库房的钥匙!

    其他人骑自行车回去,于承就在库房门口摆着的钢丝床上睡半宿。

    第二天起来他同正在取下门板开门的贺山道:“入冬以后你要睡这里值夜就有些冷了啊。”

    他昨晚都觉得有点冷,把大衣盖在了被子上。

    贺山道:“集体供暖目前就长安街才有呢,我到时候搞个炉子吧。”

    这么多电器,晚上没人守着肯定不行。

    就跟废品站囤的铜一样,离不得人。

    于承道:“那你注意通风,可千万别搞得一氧化碳中毒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肯定注意的。”

    钱小南买了包子、馒头和稀饭拎过来,笑嘻嘻的。

    18号去林辛电器行补的货,前天下午就卖完了。昨天已经又去补了一千块的货。

    这趟货到的太及时了,总算不用再断货。

    三个人边吃边讨论,下一次的货能不能及时运到。

    贺山道:“怕是中途还得去林辛电器行补货。”

    之前那三千的货,运费去了十块,他们卖了两天赚80,非常的微薄。

    但好歹没断货,把直接大受影响的人气续上了。

    于朵接到大哥电话,她道:“我们肯定不去送礼。如果有别的选择,根本不会用钟言的车。二姐那里还一直在跟当地那个镇政府工作人员联系着。过年的时候兴许那一家会回家上坟。”

    是没有其他亲戚了,但祖坟不能不管吧。

    农村人对这个还是比较看重的。

    于承道:“可能就那个养父回来吧。”

    他答应了于凌的,如果她要去找儿子,他得陪着去。

    难不成还得先去于凌插队的大西北小山村猫着,然后跟踪那个养父回贵州?

    这耗时还不知道多久呢。

    哪怕于凌把所有花销都承担了,他的工作要受影响啊。

    唉,如果她真的要去,他也只有陪着。

    工作就找个人代班,一个月的那种代法。

    谁让这件事是他欠于凌的呢。

    不然,他家于鹏都已经在学英语了,于凌的儿子还不知道在哪。

    现在钟言那王八蛋又另外生了女儿。

    于凌眼瞅着要满29了。和徐然的事儿没成,还不知道她正缘在哪、几时来呢。

    看她也不像近期要找的样子。

    那是得有个儿子在身边才行,养儿防老!

    不趁着孩子还小找回来,以后感情就不深了。

    于朵放下电话,她也希望诚诚能被找回来,在北京上学。

    养父养母如果一直没自己的孩子,他日子应该还过得去。但贵州大山深处和北京的教育条件真的差太多了。

    但这件事她能出的力不多。最多就是兄姐如果需要介绍信买机票,她想办法给他们弄。

    就去常安哥的厂子里就能开。

    下午于朵继续上课。

    同桌用手肘拐拐于朵,“袁浩已经几天都没来上下午的课了。今天下午体育课呢。”

  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