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76节 (第1/2页)
所以,她目前应该就是和于承打个平手,有点优势但是不大。 还是吃了身高和力气的亏。 但她再练几个月,可就不好说了。 于承对着于朵吼道:“你干嘛呀?差点就搞得手足相残了。” 于朵道:“我在学散打,试试钱花得值不值。” 于承推着自行车,和两个妹妹一起走回去,还有点气咻咻的。 邱新梅看到他们仨一起回来倒是不惊讶,于凌打了电话回来。 不过,“你们怎么一起回来啊?” 于承看看于朵,“在转角那里遇到的。” 吃晚饭的时候,于凌把她要户口簿的事儿说了。 于承道:“你要干啥?” 要用到户口簿的都不是小事。万一于凌让人给骗了,他问一声还能拦阻一下。 于凌道:“我要买房。就团结湖小区那边,一套52平的,已经看好了。” 这事儿就有点刺激于承和邱新梅了。 他们这个30平的房子,其实产权是属于厂里的。(后来改制才到了个人名下) 但是,可以住一辈子。从父母分到这30平,住了二十八年了。于承在这里出生的。 如无意外,将来于鹏接班的话,等他们不在了,这房子还能继续归于鹏住。 所以,于承和邱新梅从来没想过买房子的事。 哪怕前些日子像关大爷这样的人,被国家发还了一个院子。一个月收租都能收到一百多。 可那是人家祖上传下来的,他们羡慕不来。 但如今,于凌要买房了! 一年前,于凌从大西北回北京的落魄样还历历在目呢。 那时候为了分到父母留下的存款的一百块,她都准备去人家罗主任的门口堵门了。 这怎么就三级跳到能买房了? 卖鸡蛋、去广州批发衣服回来自己卖、在广州向各地相熟的知青的衣服摊子发货,这可不就是三级跳么。 而且,一下子就要买52个平方的房子,比他们这里还多22个平方。 还是楼房,自带厕所、水龙头进屋的那种。屋子里刷得白白的。 那在机械厂,是罗主任那个级别才能分到的呢。 于承直接把于朵刚才干的事抛在了脑后。脑子里就一直在回响着:于凌要买房了! 于凌道:“这次买了房,我就把户口迁出去了。” 她在北京买了房,别说她是从大杂院迁到新房子。 就算她户口还在大西北,她都能落户新房子,成为北京人了。 所以,于凌话中自然流露出喜悦来。 她马上要有自己的房子了! 于朵倒是没受什么大刺激,她现在如果要去团结湖小区买房子也是买得起的。 不过见识过华侨公寓、见识过外交部大院的房子,见识过干哥买的800多平的四合院,还见识过顾爷爷军区的苏式二层小别墅,她现在真不太看得上团结湖小区的房子了。 房子很小,而且根本没有小区环境。还挺偏远的!(如今那里确实有点偏远,但其实后来旁边修了国贸大厦) 她现在想买的就是四合院或者华侨公寓。所以她现在是比较纯然的为二姐高兴。 有了房子,那种归属感就不一样了。 像她现在其实已经是狡兔三窟了,但都是租的,那感觉就是不一样。 看大哥、大嫂一下子就沉默了,于凌也没再说什么。 再看于朵正和侄儿、侄女分着碗里的肉,于凌也加入了进入。 后半场,于承和邱新梅吃得都有些恍惚。 到后来,于承把户口簿找给了于凌,姐妹俩拿上到废品站去住。 也是加一张钢丝床就可以睡了。 必须加,因为于朵的床是关大爷当年给他的长子准备的、独自睡的第一张床。 儿童床,就三尺宽。只够一个人睡。 两人要往废品站走,邱新梅醒过神来,“于承,你送一下她们吧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