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59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595节 (第2/2页)

有些影响生意。邱新梅近来生意都没以前好了)

    路宽这个当哥的怼妹妹,“正经工作确实比不了摆摊挣的啊。不向钱看,向什么看?你当老师难道真是为人民服务啊?还不都是为人民币服务。冷不丁的跑回来让妈给你看孩子、不出摊。你有事,别人没事啊?”

    路大妈和儿子、媳妇摆摊挣的钱,一半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、四份之一存起来准备买电器,四分之一贴补到生活费里。

    如今家里每天都能吃上肉,他儿子、闺女脸上眼瞅着也长肉了。

    于承朝路璐看了看。她哥已经教训过了,他就给个面子不吭声了。

    不然说他全家‘一切向钱看’,看他会不会怼人。以为自己是老师,就可以说话肆无忌惮么?

    路宽媳妇道:“回头把大院的门关上,小孩子都聚在一起玩耍不就是了。我洗过碗也要去帮忙,你侄儿、侄女也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路宽说完就用自行车绑上货、推着出门了。去晚了摊位搞不好要被人占。

    如今摆摊的人越来越多,好的位置金贵呢。

    路大妈则拎了个小板凳准备出去坐公交车。自行车只够带货,她得自己往返。

    路璐道:“妈你不是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么?怎么如今也这么热衷摆摊挣钱了?”

    路大妈停下脚步道:“那钱进自己兜里是真香啊!就照你嫂子说的,这大杂院里又不是不留人。谁都能捎带帮忙看着。你儿子也不是吃喝拉撒离不了人。”

    以前如果没有工作可以继承,是只有读书才有出路。

    可如今,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了!

    二道贩子说起是不好听,但真能挣钱啊。挣了钱割肉吃、攒钱买电器……这不好么?

    而且,他们是有正经营生,不是专门做这个的。

    关大爷他们在车上也在说起幸福里十六号院的人,天天去出摊的事。

    于凌惊讶地道:“被我嫂子带动的啊?”

    虽然大杂院的人是在她的摊子上批发的衣服。

    但是没经过她,齐欢那里直接就给办了。反正就按规矩,20件起批嘛,概不退换。

    先是周大妈看于承、邱新梅摆地摊卖衣服好像挣到钱了,便去找侄女儿打听。

    反正如果挣不到钱,那两口子不会一直干的。

    上了八小时的班还去摆地摊,不知道累啊?

    何况不是还听说小邱得罪了人,还是通过于凌才摆了讲和酒,还赔了人家几十块钱么。

    这样都还继续干,显然有利可图。

    听侄女儿说20件就可以批发。几十块的本钱她也拿得出来啊,试试!

    这一试,大妈们就都拿私房钱行动起来了。

    广货、样式又好,态度好些,都挺好卖的。

    三五块钱一件的t恤,夏天穿着还挺洋气,洗起来也方便。

    去扯布来做褂子、短袖衬衣,也差不多的价。还不如t恤好洗呢,人家还是纯棉的。

    这不就整个大杂院都被带动起来了么。

    没见人家于朵、于凌姐俩一年半前就开始倒卖废品、鸡蛋。如今已经有自己的房子,又要买车了么。

    她们那会儿没胆子跟着一起干,现在摆摊的都能登记办理营业执照了,还不干啊?

    又不像关大爷,还有祖传的两进院子可以收租。

    如今物价涨挺快的,不挣点外快怎么办?

    这事儿于朵倒是知道。

    大家都卖衣服,那衣服就不好卖了。哪怕后来分了款式的进货。

    杨大妈给她打电话,她就出了个主意:让她们到旁边顾朝暮租的四合院批发那些外地特产去卖。

    那些退伍兵也乐得有人来批发,省事儿啊。

    知道是于朵住的大杂院的人,还给送货上门。

    吉普车一趟就拉过来了。下了货,几个大妈就过去分。

    大杂院那边,路大妈

    母子出了门,周大妈母子、兄弟后脚也出去了。

    于凌点点头,“财帛动人心,正常发展。不过,摆摊的和正经上班的收入差距这么大,这有点不正常吧?”

    万医生道:“如今有句话:拿手术刀的,不如拿剃头刀的。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