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60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01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不过,有旅行社在,差距至少不会再拉大。

    甚至等东京等地的旅行社都开了,差距有可能缩小。那样就不用再大笔、大笔的投资了。

    贺山头回坐飞机,和戴嘉乐一样,一路就跟着于朵和顾朝暮他们两个走。

    北京的电器行,钱小南升了副店长暂时盯着。

    那里如今已经是北京最大的私人电器行了。

    南京的旅行社已经在正常运转了,都已经带外宾去顾占林辖区内的两处著名旅游景点参观游览过三回。

    据说别的都好,就是路况实在是不太行,一路很颠簸。

    当地政府和群众已经是努力铺设石子路,但跟大马路还是有差距。跟国外的公路差距就更大了。

    如今的基建真的是很差!

    好在去之前就和外宾说了,此去是会体会到华国老百姓真实生存际遇的。

    事前给了他们选择权。所以事后他们也没有埋怨旅行社。

    不过基本就只去了一半的人。

    去了的回来反馈,除了路况其他都还ok。

    老百姓展现的风貌以及他们的淳朴很原生态。山野的风光配合人文,也相当的吸引人。

    至于吃的、喝的,去了也都是原生态的,尝个新鲜。

    这个增加的项目,至少不算失败。

    不过顾朝暮道:“也有人去举办了我爸,说他这样是把落后的一面展现给外国人看。是卖落后,违背了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。还说那些外国人拍了不少照片走,把脸都丢到国际上去了。”

    反正只要想举报,就肯定能找到理由的。

    于朵皱眉道:“别说偏僻一些的乡村,如今就是北京比起东京来说也很落后。不是说要承认差距么,那就不能讳疾忌医。顾叔叔引进外国旅行团参观、游玩,当地景点赚门票、老百姓赚开餐馆的钱,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。而且,落后就落后。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延安不落后么?主席也没有关门主义,反而很欢迎外国友人诸如埃德加斯诺、史沫特莱这些人去嘛。后来他们革命成功,创业的艰辛就不算什么了。顾叔叔那里一样的。只要当地的经济搞起来了,如今的穷苦还用讳言么?到时候再回望此时,那简直就是勋章:我们可是从那么穷困的境地发展起来的!”

    顾朝暮看看她,“你跟我爸想到一起去了,他也是这么跟领导解释的。如果当时延安没有欢迎外国记者前去采访、录像,我们现在都看不到当时的真实影像、照片。而且,也就没有《红星照耀中国》这本书让外国人了解八路军、了解早期那些领导人了。”

    这么一说,那些举报的人也就没话可说了。

    如今再怎样,确实比延安那会儿的情况好太多了!

    主席、总理、总司令等人都不吝于和外国友人合照,或者让外国记者拍摄啊。

    那会儿他们不也是穿得破破旧旧的么。

    他记得某张照片上,主席的裤子膝盖处还有对称的两块大补丁呢。

    甚至边区工厂最开始染的布,那颜色都是不匀净的。东一块、西一块,简直乱糟糟。

    领导人们还不是一样的穿着拍照。

    那会儿虽然物质条件极差,但就从照片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大家的精神面貌是非常好的,完全没有一丁点因为贫穷生出的自卑。

    贾秘书下去和老百姓讲,也是拿延安时期的照片放大了,做例子。

    让大家见了外国人尽管坦然一些。我们现在是穷,但我们不会永远受穷。

    如今这就是经济发展的起点!

    如今当地老百姓接待外宾,可热情了。根本不会畏畏缩缩的。

    家家户户哪怕借钱都把外墙刷白了,还请美术老师画上彩色图画,吸引外国游客走进去。

    有些人家很直白的就是花的各式菜色。

    反正人家看上了哪家,就去哪家吃饭。彼此不能抢客!

    甚至有些脑子灵活的,还问了贾秘书外国菜式怎么做。

    贾秘书就派西餐馆的厨师去教了做牛排,听说他们还整出了中式牛排招待人家。

    葡萄酒,我们也有啊。

    张骞通西域之后,就有‘葡萄美酒夜光杯’了。

    用不惯筷子,也可以提供刀叉。

    还有人带外国游客去山壁间接山泉水,爬到陡峭山崖间帮他们摘花……

    甚至老人、小孩都懂得了什么叫小费。

    还会主动招呼外国游客。hello、hi,byebye,wele等等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