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68节 (第2/2页)
?” 他平常往来的人,买一台收音机还是没什么压力的。 成天看到他拿着个小的显摆,肯定不忿得很啊。 顾朝暮道:“就这两天就可以开始铺货了。我之前也是担心贸然铺货,然后又断货。那还不如缓一缓。” 关大爷点头,“确实是这样。” 晚间就大家一起留在这边吃饭,商嫂子午休后帮着赵晓丹做的。 于朵给三个退伍兵安排了一下。 三个人在看家护院或者当司机、陪练的基本职责之外,打扫、做饭的事儿是排了个班轮着来的。 等吃过了,陈哥开于朵的车把关大爷他们四个人送回家去。 顾朝暮则送于朵回学校上晚自习。她要下周六晚上才回家了。 第二天商嫂子的生意就开张了。 开张生意没做太多,就蒸了三笼馒头。早上六点半开门,还放了一挂鞭炮。 到八点,陆陆续续卖出去一笼多。 剩下的半笼她放在小门面里继续卖。陈哥、赵晓丹或者朱雪都能帮着收钱。 然后她和商哥用昨天做的小推车,推着另一笼去厂医院门口卖。 商哥就今天陪她过来。省得有谁不知道她是谁,欺负她是新来的。 如今这一片都知道于朵那里的三个退伍兵都是狠角色。 她自己,那就更是狠角色了。 商哥还和卖鸡蛋的邱老爹、卖藕粉的邱老娘打了个招呼。 毕竟是小老板家的亲戚。 然后他就回去了。 他是被雇来看家护院的,工作期间肯定不能就在这儿陪着自己媳妇儿卖馒头。 不过今天的效果还可以。等以后有口碑了,人气起来,应该能卖得更多。 等他走远了,邱老娘小声嘀咕,“她卖上馒头了,肯定要影响我的生意。” 吃藕粉的人,也有点填肚子的意思。 馒头比冲好的藕粉便宜些。 邱老爹道:“这儿是厂医院门口,又不是咱们的地盘。自然是想来的人都能来。你可别犯糊涂得罪于朵啊!新梅如今都得捧着她才行。” 邱老娘道:“新梅和于承简直脑子进水了。那钱攒起来去买房子多好啊!送一个孩子去学英语,一年九个月就要500块。不然一年攒一千块,两年都能买个单间了。” 是,小孩子要送去读书。但正经去学校读书,一学期才十几块钱。 邱老爹道:“你知道什么。于朵那里的英语导游,一个月就要挣上千。学英语的投资才是最划算的。” “一、一千?那让新梅去啊。” “她又不会说英语。让于鹏教她,她都说不周全。听说等于鹏考上初中,暑假就可以实习带团了。他小姑给他规划的路子,错不了。” 再怎么样,于朵肯定还是会顾着于家人的。 尤其这个侄儿还是她一把屎、一把尿带大的。 真要能独立带团了,就算童工打个对折,一个月也有五百!何况于朵应该不至于这么狠。 反正于鹏长得高,这会儿都要一米六了。他去勤工俭学完全没问题。 于鹏是他亲外孙。于鹏有好前程,邱老爹也是乐见的。 如果真的能通过学英语,一个月挣到几百块。邱老爹真觉得挺好。 那投入的学费就算是没有白花。 确实如邱老娘所料,馒头更经济实惠。而且商嫂子的小推车是带了小炉子的,一直保持着温度。 所以,商嫂子的馒头比她的藕粉好卖许多。 但做馒头其实比冲藕粉辛苦多了。尤其是需要日日早起。 这样一来,她的藕粉就没平时卖得好。 如果不是顾忌于朵,她估计真要指桑骂槐,或者干出泼水到商嫂子摊子前的事了。 但还是忍不住道:“年纪轻轻的,做什么不好?跑来跟我个老太婆抢生意!” 商嫂子十点不到就卖完回去了。 听说家里的不到九点就卖完了。她决定明天再早半个小时起来,做四笼馒头来卖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