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683节 (第1/2页)
先是殖民本土印第安人,然后就向外扩张。百多年前的华国,就是被殖民侵略的重灾区。 想通了这点,她愤然道:“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把老祖宗的东西都抢回来就好了。” 那些外国人说过了追溯期了,不肯还给我们。 听说大英博物馆里,好多都是是别国的好东西。里头还有专门的华国馆。 关大爷道:“你都说如今国贫民弱了,拿什么去抢?漂亮国肯卖给我们的武器,肯定是他们要淘汰的。还是老老实实弓着背挣吧。华国人很勤劳的。嗯,我这种例外。十亿人,只要舍得卖力气、也有地方卖东西,挣钱还是不难的。现在搞改革开放,确实是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。” 他寻思等秋天的时候去樱花国玩儿一趟。 到处走走看看,心情好了,都能多活点年头。 反正于朵有旅行社在东京,衣食住行全程都能给安排好。 他看过安排的旅游线路,东京、京都、奈良这些地方都能去。 关大爷如今的收入来源,摆在明面上的就是一年两三千块的的房租。 私下里给人鉴定古董,也能有一笔收入。 还有第三个来源,就是赚取黑市换外汇的手续费。 于朵收的外汇,东京那边汇回来的、属于她的四成,那是走的银行渠道。 银行直接就按官方价格兑换了才给她,搭一些额外的外汇券。算是给挣外汇的人的优待。 干妈那里老多外汇券了,之前每到换季就拉着她去友谊商店,给她买东西。 还有很大一部分外汇券,直接卖给外交部大院的人了。 至于国内旅行社从游客手里收的外汇,于朵也拿了一多半去银行兑换。 金钟罩、铁布衫也得换外汇的数量过得去才行啊。 剩下的一小部分,就拿给关大爷去黑市帮她兑换了。 关大爷说她是大客户,只收她2.5%的手续费。旁人找他,得收5%。 他是真的有稳妥的门路能给兑换了。 当然,手头有充足的外汇拿去换,也让关大爷在这个一行格外吃得开。 于朵如果换四万刀,关大爷就能赚1000刀,也就是3000多人民币。 所以,老头子一年能赚上万把块,挺可观了。 七成给关闻博攒着,也还能有个三四千日常花用。自然有钱去樱花国玩玩。 想到这里,于朵看看倚在她腿边坐着的小师弟。你小子命可真好! 以后有这么一个二进院收房租,银行还有这么多钱。 一出生,就比99%的人日子舒坦。 于朵道:“您老也别就存着。钱存银行跑不赢通胀、要贬值的。” “我倒是还想买房子,但市面上很少有好房子卖啊。我如今也就收一些自己看准了的古董,旁的是不敢胡乱投资了。年纪大了,求稳!” 关大爷是不太中意团结湖小区那种房子的。户型差、没绿化。 除了是现在的人喜欢住的楼房,在他看来没什么可取。 他在北京买肯定是想买四合院。 但现在产权明晰的根本轮不上他买。一间一间的大杂院太麻烦,他又不想买。 关大爷想了想,“上次去南方过冬还不错。那东湖新村的小户型还有卖的没有?” 那边他其实是想买套西关大宅,但是这种老房子没人卖啊。 听说东湖新村83年可以交房,那也行。 而且那里有于朵一套楼中楼,不管她是自己住还是租给旅行社当办公的地方,也能有个照应。 于朵道:“打个电话让广州店的人替你问问。有的话你打算买一套?” “嗯,买套70来平的套二吧。” 那就差不多五万。他现在攒了三万多,不够的部分让于朵先垫上。 于朵起身要进去。小师弟七个月,能自己坐稳了。 但她一动,关闻博就转身把她的小腿抱住。 她干脆把人夹在腋下,再进去打电话,交代了广州那边旅行社的人。 打完电话她道:“家里有恒产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” 她想起杨萍生病的事。贫富差距确实是客观存在。 两千块的治疗费用,别说她们姐妹,就是在关大爷这里也不是太大的事。 关大爷能有钱,除了凭自己的学识和人脉挣的,就是靠祖上留下的这个小院子了。 关大爷一脸好笑地道:“你这不废话么。不然干嘛总想多给儿孙留一些?就你最开始,不也是拿着你父母留给你的一百块,跟我合伙做废品生意?说‘儿孙若有用,留钱做什么?儿孙若无用,留钱做什么?’的人,你以为真的一点都不给儿孙留啊。范仲淹你知道吧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