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乡的姐姐回来了_第68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684节 (第2/2页)

病,还有退休。不指望国家力量真的不行。

    关大爷说得没错,如今也只有弓着背挣钱。现在十亿人一定程度上同心同德,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。

    据说,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一次,就是刚解放的时候。

    那时候老百姓不要报酬,出义工修了八万多座水库。

    包括旅行社之前团建去过的十三陵水库,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都知道修好了是自己得利。而且有解放前的苦日子做对比,出义工也很有干劲。

    后来没经过解放前苦日子的人,就没有那么肯奉献了。

    第二次,就是这次改革开放。上上下下比较齐心,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!

    这种时候,全民族会爆发出极大的动力。

    听说,南方尤其是深圳的蛇口工业区,如今已经是一片红红火火、战天斗地的场景。

    也只有国库充裕了,普通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、落到实处的好处。

    这会儿商哥和赵晓丹在练功房里较量,三天不练手生嘛。

    不是商哥不帮他媳妇儿干活。

    他总不能拿着于朵的工资,给自家干活吧。

    所以,没事的时候他和陈哥、赵晓丹就经常彼此较量。

    这样万一有事,才能马上派上用场。

    于朵道:“你们追到火车上,没给人打出个好歹来吧?”

    倒是没人来找她赔汤药费。

    厨房里劈柴的陈哥道:“小老板放心,我们都是动惯手的,知道哪些部位能动。”

    他本来担心吵了常荷倒时差。

    还是于朵说常荷戴了非常隔音的耳塞,他才把柴搬出来砍的。

    要炒菜炒得好吃,还是得柴火灶。

    “你们帮我想想,有什么兼职的活儿可以让杨萍姐去干。”

    这件事吧,于朵也只能授之于渔。

    几人面面相觑,其实小老板麾下有不少工作机会。

    但英语导游需要会英语,电器行守夜需要身强力壮的男的……

    杨萍这样没有一技之长、也没吃过什么苦头的女的,真的是很难啊!

    就商嫂子这里,每天四点起床打杂的活儿,一般人都干不下来。

    商哥道:“得让她自己去适应工作啊。譬如说学英语什么的。”

    商嫂子道:“你说得容易,那英语是想学就能学会的?”

    等到晚上,于朵进去把常荷喊起来准备吃晚饭。

    “你出去吃,还是我让赵晓丹给你端来?”

    常荷显然还没完全恢复,“端来吧。”

    于朵比了个‘ok’正想出去,看到她拿出个砖头那么大的物件。然后就按数字键盘,拿到耳边说起话来。

    于朵看过二战的电影,里头有漂亮国军队使用的无线电话。

    长官使用的时候,旁边还有一个士兵负责背天线和电台。

    她就在一旁看稀奇看住了。

    常荷三言两语说完,挂断。

    于朵问道:“你这是,无线电话么?”

    她安在x中出租屋的电话,已经迁过来了就在这边的正房客厅的桌上。

    显然常荷是懒得起身出去,就直接用无线电话打了。

    于朵听到她还把自己这里的电话报给了对方。

    常荷点点头,“对,1973年4月,摩托罗拉就发明了民用手机。我图方便,这次就带上了。”

    于朵道:“这个收费怕是有点贵吧?”

    常荷‘嗯’了一声,递过去示意她随便看。然后她穿上睡裙的外裙靠躺在床上醒醒神。

    于朵接过去,很是惊奇。

    她掩上房门拿出去坐在客厅里看,比话筒重不少。怕是得有一斤半了。

    但能随身携带,真的是太方便了。

    她才过上不用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的日子,常荷已经用上移动电

    话了。

    今年北京市弄了投币的公用电话亭,大大方便了市民使用。

    这事儿上了报纸,于朵也去试过。

    可以关上门打,比去小卖部打有隐私多了。说什么也不会被人传出去。

    结果和漂亮国一比,还是落后人家几十年啊。

    真的是几十年!二战的时候人家就又移动电话了。只是那会儿还要线而已。

    今天晚饭是陈哥做的,轮到他。

    他做好,赵晓丹每样菜都拨了一点出来,然后端过来。

    过来就看到于朵拿着个什么在按,然后客厅的电话就响了。

    赵晓丹惊讶的看了看,也没见于朵要起身接电话。犹豫自己要不要去接起来,又看到她摁了哪里一下,铃声就停了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