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86节 (第2/2页)
一直没出事儿。 老人家还有底气把老友的小女儿给护住了。从一线弄到药房去抓药,没受什么冲击。 屈正清刚直升了本校高中部,预备两年后考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。 他比戴嘉乐要矮一届,乐乐今年就是高中毕业班了。 不过小哥俩倒都是十五岁。只是一个生在年头,一个生在年尾。 戴家人一心希望乐乐考海军潜艇学院,这个学校本部就设在青岛。 但乐乐之前是想考到北京读大学。可北京没有海军的院校。 戴嘉慧结婚的时候,戴老爷子还亲自找顾家兄妹谈过,想让他们劝一劝。 毕竟,家里在海军已经有两代人的经营了。 军中的关系需要有人能继承。这样他的路子也可以顺一些。 乐乐继母只生了一个女儿。 戴老爷子觉得孙子就为了来找妈妈和姐姐,要考到北京来,没必要嘛。 真想来北京,可以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当兵就是了。 顾家为此开了个家庭会议,也觉得戴老爷子说得比较在理。 而且,乐乐以前也是想当海军的。他打小就喜欢穿海魂衫。 母亲、小姨,两个舅舅一起和乐乐沟通,最后劝服他就报考海军潜艇学院。 但据乐乐私下说,真正说服他的是如今坐飞机出门很方便,只要能搞到介绍信买机票。 青岛飞机场也不算麻烦。 对他的家庭来说,搞介绍信不是多大的事儿。 关键是机票钱。 他现在做海产生意,收入还可以。 戴嘉乐不想留在青岛当兵。从小就看姐姐为了维护他,和继母吵架、被父亲训斥。 他一点也不想待在父亲和继母的家里。 就想长大了离开家。 但确实人在青岛,对海产生意也有帮助。 这会儿屈正清就把小哥俩私下沟通时说的这些话,说给于朵和戴嘉慧听。 戴嘉慧道:“我也赞成乐乐就留在青岛读书。” 总不能把老爷子留下的军中人脉,便宜了继母的侄儿吧。 那个女人,要不是七零年代,计划生育就在政府和部队提倡,她肯定还要再拼一胎甚至两胎。直到生出个儿子为止的。 她就乐见那个女人不能达成心愿的样子。 为了照顾戴嘉慧的脚步,于朵和屈正清也走得比较慢。 快到大门口的时候,就那么巧遇上了萧诩从外头进来。 周日嘛,军校也不上课。在军区里遇上他也不是多奇怪的事儿。 萧诩张了张嘴,可能是想打招呼。 但看到于朵,他又把嘴闭上了。 于朵她们三个都只当没看到对方,直接就走过去了。 等走远了,屈正清道:“我妈以后肯定也要给我安排对象。” 这简直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。他妈连二表哥都想安排。 要不是大舅妈娘家地位高,不好插手。大表哥、大表姐的事她可能也想发表下意见。 戴嘉慧道:“那你打算怎么办?” 屈正清道:“我又不是大的,不急。让大表哥先去蹚出一条路子来。” 戴嘉慧和于朵都忍不住笑了起来。这样一来,压力全给到顾朝晖了。 不过,确实啊! 大伯母和小姑真的都是特别看重门第的人。 大姑还好,经过离婚的事,她对门当户对看得比较淡。 当初大姑中意萧诩也是因为他本人比较优秀。年纪轻轻就是越战英雄,还在军校任教。 所以,戴嘉乐压力应该不是太大。 毕竟,他爸说什么,他不是太在意。 他爷爷、奶奶因为当初他父母离婚的事,对他有些抱愧。 也不会横加插手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