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830节 (第2/2页)
于朵道:“这会儿一点多了,等下三点在大厅集合。” 下午和第二天,他们就按照邓政委去年一月巡视的路线游玩。 好好见识了一下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。 于朵和于凌两姐妹时不时发出啧啧惊叹,这和他们记忆中那个灰扑扑的深圳也差太多了。 于凌道:“不过才五年多!” 之前她生孩子、带孩子,基本没亲自往南方走动。 过来过暖冬,带着三个孩子,又嫌来深圳要办边防证麻烦。就一直没过来。 霍韶道:“最大的变化还是最近这13个月!” 关大爷道:“这儿以前就是个小渔村。我当年数次往返东南亚,都是在广州停留。压根没注意过深圳!” 顾朝暮道:“邓政委在深圳的罗湖、南山、福田、盐田四个区划了个圈,这儿以后肯定会日新月异。没准能超过早开埠一百多年的广州的发展。” 正月初二下午,众人到了中英街。 中英街位于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北区交界处。 长约250米,宽约3—4米。 深圳香港各占一半,街心以“界碑石”为界。与香港一街相处,需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。 又被称作特区中的“特区”。 买东西可以去香港那半边的街,但想过去香港就万万不行了。 解放军和香港皇家警察相对站岗。 于凌摩拳擦掌,“我要好好逛一逛。这儿可以批发么?” 霍韶摇头,“不能,只能零售。所以你目前进货还是只能在广州打主意。” “零售也行啊。” 霍韶抱着小震,顾朝暮抱着关闻博。 于朵看于凌兴致勃勃要好好去逛,便牵起诚诚的手。 有点挤,怕被挤到或者走丢。 她道:“有点见面不如闻名。” 这儿按说应该是国内产品最丰富、最时髦的地方。 但看着好像也没比北京的友谊商店好。 于凌道:“你成天在友谊商店拿着外汇券买东西。而且东京、伦敦、巴黎、纽约这些地方都去过了。你看着当然不稀奇啊!你没看我们其他人多趋之若鹜啊。” 于朵笑了起来,“五年半前,常荷回来哪哪都看不入眼。我当时还觉得她的话听着刺耳。如今我自己也变成这样了。估计旁边有人听到我说的话,也觉得不大舒服。” 不过,差距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啊! 她得降低一点对香港购物天堂的期待感了。要不然,希望越大、失望越大。 既然不打算买什么了,于朵和顾朝暮就跟在关大爷和梅姨身后,看顾这一家三口。 关大爷会英语的,他跟香港这边的售货员交流无碍。 于朵就一路看着他给自己和梅姨还有关闻博买东西。 老头子如今花钱,很能看出当年那个纨绔子弟的做派。很舍得哦! 顾朝暮抱着关闻博。 关大爷买了东西就把口袋都塞给于朵提着,反正她也不买。 梅姨觉得不好意思,这不是拿人家当跟班么。 关大爷道:“没关系,有事弟子服其劳。” 于朵笑着点头,“是啊,梅姨。这都应该的。” 至于霍韶和于凌就更绝了。 霍韶一开始还用不太流利的粤语想给于凌当翻译。 结果她直接摸了一个电子计算器出来。 先指指想买的东西,然后让店家摁价。她就和店家计算器上头按加减来讲价。 搞得霍韶最后也沦为给她拎包的。 霍娆看得一愣、一愣的。 继母对待她一直以客气为主。 这会儿才见出几分当年敢一趟、一趟冒着有人抢劫的风险,跑京广线进货的、女强人的风采。 看着沦为拎包人的父亲,她忍不住笑了笑。上前接过了小弟,自己抱着。 她对买东西也没太大兴趣。高二呢,如果不是改革了学制,下学期她都要高考了。 平时穿校服,周日的衣服够多了。继母给她置办了很多时髦款式。 估计继母买这么多,主要也是为了和广州的货做对比。 或者是要学习、借鉴。 于凌买痛快了回来问于朵,“你能拿着过关的证件直接从这里过去么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