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九章 细数来历  (第1/2页)
    我见时间还早,就缠着马自在:“我看您就好比移动的百科全书一般,简直就是世间百晓生啊”,趁现在离着您说的显魂之术还早着,能否给我讲讲你的故事?我现在对他是满是好奇啊。    “我和你之间的机缘因为黄老太的事情已经阴错阳差的搅在了一起,既然你这么想了解我,我就讲给你听听,你给我来。”马自在当先引路,来到院中,泡了壶绿茶,与我娓娓道来。    你知道道济吗?马自在给人讲述事情,总是采用引导式的方式来发问,貌似别人的提问由他来解答,他会获得莫大的满足一般,经过几天的接触,我已大致了解了他习惯,为让他能全面的道出内情,必须完美的配合他?    “哦?道济,难道你说的是那个疯僧?很多电影电视剧演过他啊,就是济公呗,叫李修贤的那个!”我赶紧迎合他道。    “胡说八道,你说的济公,再说济公俗名也不叫李修贤,人家叫李修缘。”马老头纠正我道。    “那么是谁?还有人叫道济?”我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向他问道。    “是有的,唐玄宗年间的张说,字号称为道济。这个人仕途三起三落三拜宰相,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,主持了唐玄宗的泰山封禅,    “他是个大文豪,说起他诗词,可能知道的人不多,说起与他有关的典故,你一定知道。”    我被他的叙述勾起了兴趣。“什么典故?”    “当年唐玄宗封禅泰山时,张说为封禅使。按照惯例,封禅之后,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。张说却利用职权,把本是九品小官的女婿郑镒提升至五品,并赐绯色朝服。玄宗大宴群臣,看到郑镒,问他为什么升的这么快。郑镒无言以对,戏子黄幡绰道:“这都是泰山的功劳啊!”后来,人们就把岳父称为泰山了,现在也依然这么称呼。    “哈哈,原来岳父老泰山是这么个由来啊”?我恍然大悟,那么,这个道济与你的故事有啥联系呢?    “因为他是本流派有口口相传的,说他是见过神仙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”,马自在押了口茶水,满脸的憧憬。    “他见过神仙?这世间真有神仙?”我怀疑的问道。    “不要用你有限的之时来揣测这无限的宇宙世界,若是一味的用所谓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,那么黄老太的事情又作何解释呢?马老头反问道。    我摊了摊双手,“以前我的看法确实片面了”。    当年在泰山封禅之后,张说应玄宗李隆基的敕命,写了《道家四首奉敕撰》,真实记载了其遇仙在过程,马自在举起茶碗,润了润嗓子,低沉在念了起来:    首一:    金坛启曙闱,真气肃微微。落月衔仙窦,初霞拂羽衣。    香随龙节下,云逐凤箫飞。暂住蓬莱戏,千年始一归。    首二:    窈窕**观,深沉紫翠庭。金奁调上药,宝案读仙经。    作赋看神雨,乘槎辨星。只应谢人俗,轻举托云輧。    首三:    金炉承道诀,玉牒启玄机。云逐笙歌度,星流宫殿飞。    乘风嬉浩荡,窥月弄光辉。唯有三山鹤,应同千载归。    首四:    道记开中箓,真官表上清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