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46节 (第2/2页)
钱小南道:“你不去侦查敌情啊?”这个生意,她一个人都能应付。 贺山想了想,“嗯,那你看店,我去看看。” 中午的时候,于朵接到贺山的电话报告,“我们的生意比以往清淡了三成。他们今天开张,如果刨开咱们那一单生意,只能说凑活。我点了半小时进店数和成交数目,比我们还是差点。” 开业第一天有九八折优惠,也就这样。 如果他们店肯出个九八折优惠,效果肯定要好得多。 于朵道:“之前那么多天,不是这个没有、就是那个没有,很正常。客人也怕白跑一趟。上次被抢,好歹补到货的日子一早就知道,预告了出去嘛。这次时间拖太久了。等过几天大家发现我们不断货了,人气会慢慢恢复的。至于他们店,应该过段时间也会好起来。毕竟货真价实!你过段时间再看看,他们开店对我们的影响。” 应该有也不大,如今基本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。 贺山道:“如果我们能及时通知到有意向的客人,譬如像关大爷这种就好了。这一点是我们之前工作没做够。应该把想买的客人的电话都留一个。” “关大爷是只会等着我们的货的,其他人可不一定。但这种缺钱、断货的情况,还是得尽量减少。” 于朵寻思,旅行社十月的分红也得全往电器行填啊。 反正在电话机旁,她挂断又打过去找吴珍。 第312章 吴珍跑到公用电话接电话,“去山东的送货员已经踏上返程了。如今牛皮纸袋货不少,我寻思这趟可以喊一辆小四轮。让送货员押车。” 这一趟用三轮车运过去的两千斤牛皮纸卖了400块。 刨去花销、出差补助,比在本地卖多赚200。 出差补助肯定得发的。 送货员一个人往返将近一千公里,千里迢迢啊。 搞不好半路还要下雨之类的。 从早骑到晚,一点懒都偷不了。 人家不为了多挣钱,肯定不会干。 出差补助一天一块五,往返一趟多赚二十多! 有钱才能使鬼推磨呢。 而且,因为一斤多两分钱,如今北京这一片的拾荒者有牛皮纸袋都是往他们这里送货。 囤积的牛皮纸袋也就多起来了。 不赶紧运过去卖了,也要占着流动资金。 废品站流动资金不多,所以囤的铜时不时涨了就出点。 明知多放几个月还有得涨,有时候也不得不出了。 于朵道:“回头有二手小四轮要是几千就能拿下来,就买一辆。” 只要牛皮纸袋的生意还有差价赚,废品站一个月跑两趟,月利润能上1800。 这样的话,买小四轮不算太吃力。 唉,处处都要钱! 别说买小四合院了,旅行社一辆自己的车都没有。 干妈那辆车相当于买来专门租给旅行社的。 但狄见欢介绍来的那辆车,万一人家手头紧准备转手,她得有钱才行呢。 到10月21号晚上,于朵的电器终于从广州运回来了。 于承和关青宝等人一起去收货。 这会儿天已经挺冷了,尤其半夜三更的,格外的冷。几个人都穿着厚衣服。 于承算领头的,主要负责清点,搬搬扛扛不用他。 他手头拿板子夹着自己画的收货单,收到一箱就画一笔。 回头点正字就知道货到齐没有。 他这里正清点着呢,冷不丁听跑到一旁撒尿的司机说,“这朱姐应该生了吧?” 旁边另一个司机一边看着人下货一边道:“昨天生了,是个闺女。我老婆去医院送了二十块钱的 礼。” “那得让我老娘明天也去一趟。” 有几个来接货的商人道:“朱姐生了啊,我们也得表示一下才是。” 于承心头盘算,生在10月20号。那俩应该是一月中旬搞上的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